第十课

阅读

真正的圣传是如何区别于假圣传的?

教会坚信其生活是有受圣灵默感的人而安排的。这个默感是教会生活的基础,不可能是假的。同时教会是神人的团体,其中也有人可以创造的空间,就是说有些因素是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且具有临时性质。

圣传会发展吗?

教会的双重特性,即神人特性在教会生活所有方面都留下了印记。甚至于对于圣传不同形式历史的最肤浅了解都会表明,它们是有变化的,同时也表明,这些变化的原因、形式和尺度会有本质上区别的。

为什么没有圣传就不能正确理解圣经?

福音书作为上帝之言是由人所写,其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神性还有人性特点。在信仰和道德问题上其被教会认为是无误的,因为圣经经文的著者不是出于自身而是受圣灵默感。

圣传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而存在?

圣传的字面意思是人给人“传递的内容”。除了讲述基督生活的福音书经文外,使徒们还给门徒们传递了基于在圣灵之内生活的信仰、知识和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讲那些传递者发展了门徒们对于真理的鉴别能力,使他们可以将真正的教理从假的中分挑出来。

释疑

  1. 追随已陈旧的传统有什么益处吗?
  2. 如何将圣传从普通传说中区分开?
  3. 继续发展圣传的人一定成为异教徒吗?

扩展阅读

圣传是如何存在的?

趣闻

圣传会过时吗?

在讲圣传是圣灵生活和教会活着的记忆时,需要记住这种生活和记忆是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用某个语言和处于某个文化范畴中来表达。这意味着区分圣传的形式和内容也很重要。在讲到圣传的内容时,教会相信所有对于拯救所必要的已被基督传递出来,并在圣灵的作用下被完好无缺地保存下来。从这一方面来说,圣传的内容是不变的,因为上帝没有改变,人也没有变,因此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人受召来行走的道路不会发生变化。但是世界一直在变化,所以对于教会来说,因其使命是将福音“传到地极”(宗1:8),在人追求理解福音的讲道和教会追求被理解之间,保持一个平衡是很重要的。

教义和消息传递(керигма)有什么不同?

在救世主世间生活和祂的门徒时代,在罗马帝国没有现在的大众传媒,最为重要的信息需要由一个特别的人——代言人(глашатай)来宣布。代言人不是以自己的名来讲话,而是以他被发出的人名发表讲话。他的义务中不包含说服听众来相信他所讲的是真实的,主要的是传递出消息。这种消息发布就被称为керигма。
区别于керигма,教义的信理不仅是表达出来的信理,还用来说服和解释讲话者的观点。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来到教会时,信任教会并完全准备好接受其教理,并不需要复杂的公式和证明,就在使徒时代那样。

圣传与圣经评判有什么相互关系?

    进入到西方圣经学世界——圣经科学的人,会为观点的多样性,主要是对于传统的蔑视而感到震惊。忠于教会多个世纪的传统,还是信任这些在仔细研究了许多从早期基督徒时代和古代教会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字资料后做出的科学结论,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非常困难的。
    教会在回答有关信仰复杂的问题时,主要考虑的是其面临某个选择的拯救性或是危害性,就是说在讨论传统与科学资料的相互关系时这个原则应该作为基础。换句话说,问题在于:作为教会成员的人的拯救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或那个结论?的答案并不一定那么清晰,但在面对圣传或是科学评判时都需要勇气。例如,在回答希伯来书是否归属于保禄使徒手笔这个问题时,可以假设,在这部书信中保存着使徒信仰的事实远远重要于其具体的属性重要。怀疑前者对于人来说是有害的,而怀疑后者并不是那么重要。